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爱虎
湖北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湖北省税务部门创新实施“税护长江”工程,积极服务湖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三大都市圈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1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税护长江”工程和税收服务三大都市圈建设有关情况。
创新机制壮大绿色朋友圈
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白渊介绍,省税务局党委胸怀“国之大者”,创新实施“税护长江”工程,以落实绿色税制发挥税收职能,以部门共治和流域联动拓展税收职能,以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税收职能,形成“清澈的产值”和“可持续的税收”。
全国首创“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税费指数”,形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分析报告》。省税务局联合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武汉),在全国首创“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税费指数”,全方位、多角度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行量化评价,为党委政府产业调整、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等决策提供参考。
创新推出“绿税助企”智能服务项目,以绿色税制赋能“绿色发展”。“绿税画像”精准制导,推动支持绿色发展的各类税费优惠精准直达、应享尽享。围绕主导产业补链、特色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延链,深化“银税协作”化解融资难题,形成“绿色发展—税收扶持—创新转型”闭环,促进产业链畅通循环,形成绿色发展增长新动能。
拓展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联盟,壮大精诚共治“朋友圈”。全省税务系统主动融入湖北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双十行动”,建立“党建联创、业务联动、服务联助、指数联发、组织联盟”“五联护江”机制。
白渊表示,下一步,将对“五联护江”机制再拓展、再升级,推进“税护长江”工程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税护长江”从一地澎湃到沿江五省(市)联动
“税护长江”工程从枝江一地发源,发展到17个市州税务部门联动护江,最后拓展到沪赣鄂渝川五省(市)税务局联动,澎湃出强大的税务动能。
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审计师周仕雅介绍,自2018年以来,湖北税务就开始了“税护长江”工作探索,从枝江市税务局一局探索到宜昌市税务局全面试点,再到全省17个市州税务局成立“绿色发展税收联盟”;从宜昌“党员对标 税护长江”升级为全省“五联护江”,再拓展为沪赣鄂渝川五省(市)税务局联合举办“澎湃大江 税务注能”联合普法,湖北税务以打连发、呈递进“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持续推进,探索建立了“五联护江”机制。
从经济效益上看,全省税务部门不断深挖税收大数据潜力,给“供应链、资金链、招商链”装上“智税引擎”,2023年全省补链强链匹配户数587户,促成成交金额19.48亿元,其中开票金额11.48亿元;通过“补链强链”银税贷帮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6.9亿元;助力各地招商引资落地企业30家,实现在鄂投资67.8亿元。
从创新效能上看,通过减税降费政策的硬核支持,促进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生长,“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汽车制造等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目前,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约5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50家,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8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76家,成为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光谷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科创企业数量及金额稳居全省首位,系列税费减免政策让企业创新研发动力更足。
从生态效果上看,在税务部门的积极助力下,湖北累计完成452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沿江1公里内实现化工“清零”,提标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98家,13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3%,长江干流水质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全省已建成绿色工厂122家、绿色工业园区6家,绿色工业园区数量并列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湖北兴发集团主动推进环保转型升级,税务部门为兴发集团及关联公司落实各项优惠19.78亿元。
绿色税制守护一江清水
周仕雅介绍,湖北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绿色税制的调节与引导作用,引导激励全省相关企业绿色转型。
运用税费优惠改善环境质量。2023年,全省208个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免征环境保护税1.38亿元;168户纳税人享受污水处理费免征增值税优惠,减免税费7326.94万元;17家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6387.24万元。
运用税费优惠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全省334户纳税人享受节能环保电池、涂料免征消费税优惠,减免税费20.61亿元;累计为21.35万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39.43亿元。
运用税费优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23年,全省810户纳税人享受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减免税费32.12亿元。193户纳税人综合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减免企业所得税9.08亿元。
链接:税护长江,守住“清澈的产值” 湖北日报数字报 (hubeidaily.net)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