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中国矿业报】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4-05-28     点击:次     编辑:孙彦钦


陈华文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向前推进,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议题。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当前,地质事业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形式多样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2024年4月,由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出版社出版的绘本《山河作证》,用100幅文图交融的方式,重点展现了该校师生群体从事野外地质教学与研究的故事,这是21世纪以来唯一一部讲述大学师生地质报国的绘本,也是新时代讲好地质故事的代表性文艺作品。笔者结合绘本创作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新时代文艺作品如何讲好地质故事,畅谈五个方面的心得。

确立意义重大的地质主题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地质工作者逐渐形成了“三光荣”精神。这种精神,如同一座精神灯塔,引领着广大地质工作者潜心找矿,在地质报国的征程中倾力奉献知识和智慧。地质工作者由于常年跋涉在祖国山河,长时间与自然零距离接触,潜移默化地在心里形成了对山川自然、祖国大地深沉的爱。文艺作品是时代风貌的风向标,也彰显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优秀的文艺作品,首先要解决思想主题的立意问题。思想主题开掘得是否深入,决定了文艺作品的品质和走向。讲好地质故事,和其他的文艺创作一样,首当其冲的是要开凿作品思想主题的深度。思想主题的深度从哪里来?就是来自广大地质工作者昂扬奋进的状态和地质报国的豪情。地质工作者的精气神,是文艺创作中讲好地质故事的“精气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视域中,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主导下,广大地质工作者正在谱写地质事业的新篇章。那么,新时代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就必须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摆在重要位置,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文艺创作主题思想深度拓展的现实之需。绘本《山河作证》在深掘思想主题时,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巧妙地用高山、大河、原野等自然风景进行视觉再现,并在绘本的叙事中再现了师生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场景。讲好地质故事,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主题,绝不能简单的口号化、标语式的说教化,而是通过具体的文字、图像以艺术化的方式再现,达到润物无声的表达效果。

选择有厚度的地质题材

文艺创作只有找准了合适的题材,作品才能实现理想的主题展现效果。就文艺创作本身而言,无论什么类型的题材,都可以进行创作,但是如何把握好、使用好题材,这考验着创作者的眼界和格局。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地质工作的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质找矿之外,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公园建设及生态修复等都是地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题材选择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前提都要有对地质工作整体宏观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地质工作的某一个具体领域,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地质工作的现场体验生活,扎实做好采访和调研。比如,地球深部找矿是当前地质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文艺工作者就必须到地质勘查点,和地质技术人员现场交流,并进行调研,记录这个群体是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深部找矿的。地质题材是否有厚度,取决于文艺工作者对地质工作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从这个角度讲,讲好地质故事,就要深入地质工作一线,才能把最有价值的地质故事题材挖掘提炼出来。为了创作绘本《山河作证》,笔者在创作前期多次前往青海、西藏、新疆等地质勘查现场,了解地质工作的流程,站在地质工作者的立场想问题、看世界,大量搜集创作图像和文字素材,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创作的题材才逐渐浮出水面。如果创作者对地质工作只看热闹、不看门道,那么创作的地质故事只是浮在表面,最终的文艺作品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讲述有温度的地质故事

地质故事和其他故事一样,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的背景、过程、结尾等。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地质故事,讲好谁的故事和怎样讲故事,这关乎文艺作品的呈现效果。地质事业是一个大系统,包括地质科研工作者、地质教育工作者、地质管理工作者、一线地质队员等。这些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和各自的人生经历,他们在地质事业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文艺作品讲述地质故事,不能在一条线、一个面的狭隘角度展开,而是要在多维的视角里进行故事再现。讲述地质工作者的故事,就是要把地质科研教育、矿产勘查、地质调查、管理服务等一线工作的故事讲出来,把地质工作者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地质工作者是有血有肉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要想他们之所想,以有温度的文字、图像等多种艺术方式进行展现。讲好地质故事,归根到底就是讲述地质工作者这个群体的故事。文艺作品里的地质故事当然不是真实人物故事的简单照搬,而是把具有正能量、感染人心、砥砺人心的故事,进行艺术性加工处理、概括、提炼。文艺作品里的地质故事来源生活,但高于生活。绘本《山河作证》在表现师生野外地质考查时,描绘了师生苦中作乐、眺望远方山河的情景,同时也艺术化地描绘了师生们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上地质科考的场景,画面呈现了大地山河风情,彰显了地质工作者的勇敢坚卓。冒热气、有温度、接地气的地质故事,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才能更有利于凝聚地质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

塑造立得住的地质典型

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是文学、美术、影视,还是舞台剧,都是塑造了传得开、叫得响的典型人物或者群体,也只有塑造出口口相传的艺术典型,文艺作品也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新时代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就是要善于发现、培育和塑造典型。一直以来,李四光、王进喜等地质战线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被广为传颂,他们的故事擦亮了地质文化的名片。地质典型人物的塑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绘本《山河作证》,以一所大学的师生作为整体进行塑造,他们就是高等地质教育的代表性群体,尤其是野外地质考察的师生群像描绘,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地质勘查的难忘岁月。那么,怎样的人和群体才算是典型呢?其评判的标准有多种,归结起来讲,就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展开。塑造地质典型,既可以是地质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地质队员。无论是塑造哪个类型的地质典型,都要把人当成人来“写”,不能为了塑造典型而一味地拔高,甚至过分夸大。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要从真实的人和故事出发,遵循不同文艺形式的叙事规律进行典型塑造。塑造地质典型还要善于刻画细节,也只有无数丰富的细节汇聚起来,才能让地质典型“立”起来。新时代新征程,塑造新典型是讲好地质故事的迫切任务。地质典型塑造得越有力度,就越能提升地质事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唱响传得开的地质声音

新时代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不仅要创作催人奋进的作品,还要让作品能够广泛传播,赢得公众口碑,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当前,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讲好地质故事的创作本领,还要掌握传播地质“好声音”的能力。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大范围地传播地质声音。再动人的地质故事,如果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传播,不被公众知晓,那么即使创作出再优秀的文艺作品也是“徒劳无功”。当前,网络文艺异军突起,一批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备受关注,其做法值得借鉴。讲好地质故事,文艺工作者要主动“触网”,学习和掌握网络文艺创作的新方法、新规律,善于把传统的文艺创作方法,有效地融入网络文艺创作之中。网络文艺创作,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善于把现有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网络版的改编,实现再创造、再传播。地质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学作品、摄影作品、美术作品、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等,在网络平台上可以实现新的融合,以新的文艺作品形态进行再传播。绘本《山河作证》自2022年10月完成创作之后,曾在多个网络平台进行部分作品的展示,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摘选的20幅文图作品,获得中央网信办“2022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与此同时,《山河作证》创作中听取了广大网友的建议,经过反复修改,精心编辑,最终《山河作证》得以公开出版。总体上讲,文艺作品讲好地质故事,线上线下形成真正的“合力”和“同心圆”,才能让地质好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才能进一步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乐动体育,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宣传部】

(原载《中国矿业报》2024年5月27日)


最新动态